——集团上半年经济运行势头良好
2008年,是国家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实行从紧货币政策的一年,企业面临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银行贷款利率上升、出口退税继续下调以及原材料涨价、各方面成本上升的严竣形势。面对多重困难、多方面挑战,华盛达集团在袁建华董事长的领导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化挑战为机遇,努力克服困难,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坚持发展,坚持在创新中寻求突破,在困境中寻找机会,扎实落实集团“十一五”规划,以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主线提升经营运行质量,以品牌和服务稳固国内市场、扩展国外市场,突出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抓好资源节约和节能降耗工作,重点发展塑料建材、房地产和仓储物流等产业。因此在经济形势严峻、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压力重大的上半年各项经济指标仍保持平稳增长,集团工业总产值完成9.0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9.3亿元,利税4096万元,分别较去年同比增长30%、24%和25%。
上半年,集团整合内部产业结构,突出抓好塑料建材、房地产、仓储物流等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与改善,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大力提高能耗低、污染小、附加值高的产品产量,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集团所属企业华之杰公司技术中心已完成新型高性能推拉门窗系列的结构设计,各项指标均比国内现有门窗提升2—3倍,该项成果的运用将对全国门窗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意义。华盛达房产公司克服信贷资金紧张问题,重点做好“格兰维亚”、“卧龙山庄”等项目,同时积极寻找新的发展良机,参与土地投标。作为德清县物流集散基地的华盛达仓储物流中心也已正式启动运作,一期工程正式进入填土工作。
——以项目推进建设为引擎,加快集团产业结构的改造与升级。从2007年起,华之杰公司投入1000万元建造4#厂房,目前,已完成厂房建设,5000万元设备已陆续安装,共新增进口高速挤出生产线24条,预计8月份可全部投产运行,可新增生产能力4万吨。因生产及仓储需要,该公司又投入1500万元建造15000平方米的5#仓库,主要用于门窗组装生产及仓库存放,为公司打造下游产品生产、完整产业链做好准备。
华盛达仓储物流中心基础设施正式启动。经过专家分析,市场调研,德清县物流集散基地—华盛达仓储物流中心即将投入运作。该中心一期工程将展开,首先平整部分土地,建设停车场及配套的三产服务,以培育物流中心氛围,其次建设标准仓库,一方面用于货运零担仓库,同时积极向区域性经销商招商。第三,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展开合作,积极拓展物流金融业务。第四,逐步开展码头建设,开辟生产资料堆场,开展包括钢材、煤炭、黄沙的仓储和贸易业务,包括集团旗下房地产及华之杰等自由业务。在德清经济开发区乃至整个德清县,缺乏大型公共型物流项目的情形下,华盛达仓储物流中心将具有开展城市与工业配送得天独厚的优势。
——以完善产学研一体化体系为切入点,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所属企业华之杰公司技术中心2007年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之后,制定并细化了中心五年规划,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的合作,加快产学研一体化体系建设,全力搭建企业与大专院校研发合作的平台,提升公司整体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008上半年,华之杰与华东理工大学联合共建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各项条件与标准已基本获得省人事厅认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建立后,公司将借助高校人才、研发设备等有利条件,提升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公司还与浙江工业大学进行了有关“PMMA/ASA彩色专用料在高性能推拉门窗上的应用技术开发”项目上的合作,目前该项目已通过由省科技厅组织的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考察,并支持立项。除此之外,华之杰2007年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的“氟碳喷涂彩色珠光PVC异型材”产品已被列入08年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该项目是继“热塑性弹性体TPE共挤塑料门窗异型材”项目之后的第二项由我公司承担的火炬计划项目。上半年公司共自主研发新产品4项,其中省级新产品2项;共申请专利14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外观专利4项。
——以循环经济建设为抓手,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目前国家对使用环保节能材料的鼓励政策使塑料型材在与铝合金材料门窗的竞争中更具优势,所属企业华之杰公司计划利用产品节能环保优势,在新开发的产品中突出节能新亮点,并积极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以符合当前形势需求的产品占领更大份额的行业市场。2008年初华之杰开始组织进行清洁生产,目前主要针对1#厂房进行设备改造,实现节电,现已组织改造了5台直流电动机,每台可节约110度/吨,预计全部改造完成后,全年共可节电10%,节约电费120万元左右。
不过,面对成绩,集团董事长袁建华指出,我们面对的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必须高度重视。要认真分析和把握经济运行走势,从大局着眼,密切跟踪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新趋势,妥善安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