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杰,华盛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德清县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德清县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会长。作为新生代非公企业家,袁世杰凭借着视野宽广、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等优势,通过不断努力和成长,逐步成为华盛达集团未来的掌舵者,实现华盛达集团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
如今,华盛达集团正在投资建设原乡·塘里度假村,开发以野奢度假为主题的创新型休闲业态。这也是华盛达涉足房地产20多年来,最大的一次转型与创新。
子承父业,做强优势产业
华盛达在德清是一家家喻户晓的老牌优强企业,近几年来,从华盛达传出的创新举措却接二连三。这与其第二代掌舵人的快速成长分不开。
2002年,华盛达集团董事长袁建华将儿子袁世杰送到英国考文垂大学就读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成回国后,袁世杰在华盛达集团公司招标管理部负责统一采购,之后先后任职公司下属的仓储物流公司总经理,建设集团公司董事长,房产公司董事长,控股集团副总裁、总裁等职。十年来,袁世杰在父亲袁建华和集团高管的全力支持下,从一个职场新人逐步成长为公司稳健型高层管理人员。
从2007年开始,袁世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公司进行管理制度上的改革,首先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并在集团全面实施和推广;同时加强和完善了公司法律事务部、审计监察部,并从2011年开始,开展了公司内部的制度审计工作。在人事管理上,他推行“定编定岗定员”,引进多种管理软件,提升了公司现代企业管理水平,使企业焕发了新的活力,员工的精神风貌不断提升,企业运营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我和父亲的成长经历不一样,我相对来说更保守一点。父亲一手缔造了华盛达,熟悉企业的每一个细节,决策更加自信。我是中途进来的,更倾向科学决策。”袁世杰信心满满地说。但他对于公司今后的发展战略,还是与父亲不谋而合,认为要把集团的新产业——金融产业、休闲旅游业做大,将原有的产业——塑料建材、建筑业、商业贸易、教育等产业继续做强。
开拓创新,寻找发展空间
袁世杰告诉记者,华盛达的转型之路,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起步。第一步是从2002年收购上市公司(600687)借壳上市进入资本市场到2004年涉足金融产业投资,公司相继投资入股湖州银行、德清县农商银行、民权德商村镇银行、睢县德商村镇银行、天津滨海德商村镇银行等银行,并相继成立浙江华盛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浙江保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浙江集财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德清县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有限公司等,并统一组建华盛达金融控股集团,将金融业务在银行投资、担保业务外,扩展到基金管理、互联网金融、资产管理、定向增发、股权投资等领域,完成了金融产业发展布局,逐步形成实体经营、资本运营与金融投资相结合的发展格局。“第二步是集团在传统房地产业的转型上破了题。 2011年以来,集团公司改变建房卖房的传统,开始有意识地在杭州开展自有经营型物业。经过几年的累积,在杭州滨江区、下城区等区域内拥有多个自有经营型物业项目,总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对于手上这批物业,袁世杰胸有成竹地说,看好杭州未来的发展,对自持物业的资产增值很有信心。
袁世杰分析,在国家号召“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特别是G20峰会及亚运会在杭州召开,以及已开工建设的“二绕”、地铁一号线至五号线的全线贯通,未来五年杭州的发展将不可估量。
转型的第三步,是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全力打造原乡休闲度假村产品及原乡小镇产品项目。“2015年,通过跨界融合的全新商业模式,公司开始涉足休闲产业项目的开发与投资。主要是利用自然资源和空心化的原始村落,打造新型的原乡休闲度假产业,使业已荒芜的田园重现生机,让衰败的传统村落充盈美丽的生命之花。为现代都市人提供回归乡土、体验本真的健康生活方式。”据袁世杰介绍,截至目前,集团休闲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版块,成为集团未来成长的主要产业之一。以控股集团子公司浙江原乡实业有限公司为投资主体,相继投资设立湖州花盈原乡度假村、千岛湖原乡度假村、江山原乡度假村、遂昌原乡度假村、江苏原乡温泉旅游度假村等多家度假村系列产品。同时由控股集团直接投资建设湖州原乡小镇等旅游特色小镇产品。
此外,集团已实地考察古村落及资源点60多个,涉及浙江、江苏、北京、贵州等多个市县,其中已签约的10个原乡项目正在前期或建设当中,另外还有多个项目正在接洽中。作为华盛达集团今后几年产业结构调整的新领域,休闲产业已展现出前瞻性的产业模式和恢弘的版图布局。
“城市建设肯定要放缓,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大浪淘沙,适者生存。我们这种区域性的房产公司,如果不创新开发思路,最终的生存机会很小。我们现在选择古村落及原乡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创新,也许正当其时。”袁世杰说。
关注社会,热心公益事业
除了忙碌公司发展战略外,袁世杰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目前,他担任的社会职务有:浙江省光彩会理事、湖州市工商联执委、政协德清县第九届和第十届委员会常委、德清县工商联副主席、浙江省青企协常务理事、湖州市青企协副会长、浙江省青联委员等。“这些职务和荣誉,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一份社会责任、一份担当。”袁世杰说,为了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给自己加大了学习任务,以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和文化素质,深刻领会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他除了积极参加各类会议及社会调研活动,还时刻关注社会,特别是积极撰写提案建议。 2016年初,他的提案《关于在“工业创强”中加强青年企业家培育工作的建议》,获得德清县政协八届五次会议1号提案线索入围奖。提案中就政府应关心青年企业家成长引导工作,做好长效机制以及加强对青年企业家的培训指导工作提出了实质性建议,对提升县内青年企业家能力、促进其成长具有引导意义。
在父亲袁建华热衷慈善事业的熏陶下,袁世杰在追求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在社会公益事业的道路上不遗余力,回报社会。他个人多年来坚持与贫困大学生、高中生结对,捐资助学;同时向县慈善总会等累计捐款300余万元;向贵州省黎平县民政局捐赠100万元,用于当地新农村建设;发动公司员工向地震灾区捐款捐物,帮灾区民众渡过难关;在公司内部推行职工帮扶机制,建立“1+1”职工互助基金会,帮助困难职工缓解燃眉之急。
作为新生代企业家,袁世杰坚持推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将人才视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本。他认为,企业家与企业员工是“一家人”,企业家领导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与步伐,而员工则用自身的才能、智慧和劳动,推动企业不断前行,共创更美好的明天。
2017年主要目标
加大发展金融产业,突出不良资产经营、股权投资,积极参与并购重组、定向增发等业务。
投资开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原乡小镇及原乡度假村项目产品;加强自有经营性物业的管理,提高物业经营收入。
保持塑料建材产业,增加国际业务量;提升建筑施工管理和业务竞争能力,扩大对外业务量。
加快商贸业务团队建设,逐步形成商贸板块。
加快华盛达新校区建设,实现初高中一体化教育。
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也许是机缘的巧合,近段时间,记者与袁世杰有三次近距离接触,每一次给记者留下的印象,都是低调和踏实。
常言道:成大事者必有静气。而在袁世杰的身上,几乎看不到富家子弟的傲气和浮躁。
不善炫耀,袁世杰在学生时代就表现出来了。那年去英国留学,父亲袁建华就给了他一张银行卡。拥有这张卡,他完全可以舒舒服服地读完几年书。可是,第二年他就把卡还给了父亲,决定自已勤工俭学。此后,他去餐厅洗碗,在球场边卖小商品,还和室友一起承包酒吧的保洁,起早摸黑……面对打工的微薄收入,袁世杰倍感珍惜,也深切地体会到了父亲创业的不易。
也许,正是亲眼目睹了父亲创业的艰辛,才练就了袁世杰沉稳的性格。他清楚地记得, 1992年,父亲在千秋街开出的建材装潢经营部,那年自己才十岁。二十五年间,企业在跌宕起伏中一步一步发展壮大,从中他看到的是父亲操劳的身影和坚凝的决策。
心无旁骛,静心做事。是成大事者基本素养之一,也是袁世杰十年养成的工作态度。
2017年3月10日 D04:D04-德清版 稿件来源:湖州日报 作者:陆志松